矢量,是自然科學中的一個重要基本概念,指一個同時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幾何對象。矢量效應,是指數個矢量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應,不能用簡單的算術法則進行計算,應同時考慮每個矢量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並按照平行四邊形法則進行運算。如,一個作用點相同,但方向相反的2個1牛頓力,其作用效應是“1+1=0”,而不是“1+1=2”。
國防動員是將國防潛力資源轉變為國防實力的重要手段,是實現軍民融合的重要形式,它以為戰爭提供力量保障為己任,具有指向戰爭、服務戰爭的“矢量性”。因此,國防動員能力的提升絕非僅僅是社會資源數量的疊加,而是能夠滿足戰爭需要的動員潛力資源“矢量疊加”。認識和尊重國防動員的“矢量效應”,既是國防動員必須“服從戰爭需求”規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國防動員實踐中增強動員針對性、節省動員成本必須關注的現實問題。
歷史的經驗教訓不斷昭示人們:是否尊重動員的“矢量效應”,直接影響到動員行動的效能,甚至關系到戰爭的成敗。如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面對埃、敘軍隊的突然襲擊,在8小時內就動員30萬后備兵員,征用的汽車最快的1小時即可投入軍事運輸,在短短的3天之內就奪取了戰略主動權。其動員速度之快,正是得益於重視動員的“矢量效應”,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動員准備。反之,如果不注重動員的“矢量效應”,即使潛力再豐富,也難以在戰爭中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如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對動員需求預測過大,且動員實施缺乏指向性,在海灣戰爭爆發后的幾個月內其運輸總量相當於把一個美國的拉斐特城搬到了海灣地區。這種缺乏“矢量性”的動員,帶來了巨大的資源浪費,運到戰區的4萬隻集裝箱到戰爭結束時還有8000多隻沒有打開和使用,戰后美軍又不得不花上億美元的運費將余下的物資運回國內。
現代戰爭是信息化戰爭,有人稱之為“秒殺戰爭”或“精確戰爭”,戰爭需求的時效性、精准性更強。遵循國防動員的“矢量效應”,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都是“動員之要”。指揮員必須精准研判可能面臨的戰爭或其他軍事威脅,並以此作為謀劃國防動員建設和展開國防動員實施的根本依據﹔必須依據國防需求和國防潛力的數質量等情況科學確立動員目標、明確動員重點、正確選擇動員路徑、周密制定動員計劃和實施預案、高效精准組織動員實施,保証動員資源的儲備和調配與戰爭需求“矢量”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在大小上具有匹配性,從而進一步提升國防動員的實戰化水平。
國內21家“抗戰館”成立“戰爭與和平記憶聯盟”記者12日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悉,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包括該館在內的國內21家抗戰類紀念館成立“戰爭與和平記憶聯盟”。 11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詳細】
我軍訓練基地和模擬藍軍建設初顯成效12月11日至12日,全軍軍事訓練領域的相關領導,訓練基地、模擬藍軍部隊主官及有關專家集聚陸軍某聯合訓練基地,深入學習貫徹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精神,聚焦加快軍事訓練轉型,重點研討實戰練兵環境構設問題,對接協調新年度大項演訓安排,集智謀劃推進…【詳細】